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舆论引导

《中国社会科学报》 (苏丽锋) 在提质扩容中推进⾼质量充分就业

发布日期:2024-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8-13)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事关⼈民群众切⾝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就业⼯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有效应对各种压⼒挑战,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为民⽣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进步,⾼质量充分就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质量充分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这不仅凸显了就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也深刻揭⽰了⾼质量充分就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促进⾼质量充分就业意义重⼤

⾼质量充分就业是指在强调充分就业的同时注重就业质量,从政策⾓度看,主要体现为坚持扩⼤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它包含两个层⾯的含义。⼀是充分就业,即通过完善供需对接机制,⼒求做到⼈岗相适、⽤⼈所长、⼈尽其才,劳动⼒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是⾼质量就业,即要满⾜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民群众⾼品质⽣活新期待,让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能够获得与其能⼒相匹配的报酬、良好的⼯作环境、稳定的发展空间等。⾼质量充分就业状态,既能够满⾜劳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我国当前推动实现⾼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促进⾼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实现经济增长、提⾼⼈民⽣活⽔平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国家竞争⼒的重要⽀撑。

第⼀,促进⾼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优化劳动⼒资源配置。提⾼劳动⼒市场的供需匹配度,特别是使劳动⼒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契合,将显著提升企业⽣产效率,进⽽推动产业链升级。通过推动⾼质量充分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促进劳动⼒在地区和⾏业间⾃由流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更多新的活⼒。

第⼆,⾼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激发创新活⼒。⾼质量就业的劳动者能够根据⾃⾝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在适宜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实现个⼈潜能的最⼤化释放和有效利⽤。这种就业状态不仅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满意度,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就业意味着劳动⼒市场呈供需相对平衡态势,有助于构建稳定的劳动⼒队伍,促进新企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从⽽推动经济向更⾼质量、更可持续的⽅向发展。

第三,⾼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增进民⽣福祉。对于⼴⼤劳动者⽽⾔,充分就业往往意味着稳定的收⼊,能够让劳动者在满⾜基本⽣活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提⾼⽣活质量。同时,⾼质量就业为⼴⼤劳动者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可能,使他们有机会在⼯作中不断成长,实现个⼈价值。此外,⾼质量就业还能让劳动者在社会中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提升消费能⼒。充分就业带来的稳定收⼊为扩⼤消费提供了收⼊基础,使劳动者在满⾜基本⽣活需求的同时,有能⼒增加发展型消费乃⾄享受型消费。此外,⾼质量就业通常意味着较⾼的⼯资⽔平和良好的⼯作环境,这进⼀步增强了劳动者的消费能⼒和消费意愿,有助于推动整体消费⽔平的提升。内需的扩⼤将进⼀步带动企业扩⼤投资和⽣产,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五,⾼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稳定和谐。从就业待遇⾓度看,消除就业歧视,使劳动者的付出与回报相匹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制度并轨,有助于劳动者在就业地平等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转型升级和⾼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健全⾼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

党的⼆⼗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解决结构性就业⽭盾,这就为促进⾼质量充分就业指明了⽅向。未来要坚持以⼈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兼顾我国就业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五个⽅⾯。

第⼀,把⾼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标。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优先位置,提⾼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使⾼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加⼤对吸纳就业能⼒强的⾏业和企业的扶持⼒度,⿎励其创造更多⾼质量就业岗位。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以提供更多⾼质量的就业机会。

第⼆,通过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新兴产业往往伴随着新职业序列的出现,如⼈⼯智能、⼤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兴起,催⽣了数据科学家、⼈⼯智能⼯程师等新的职业岗位。通过深⼊调研市场需求、准确把握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为新职业序列的培育提供⽅向。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如提供税收优惠、资⾦⽀持等,吸引更多企业和个⼈投⼊新职业序列的培训与开发之中。此外,还可以加强⾏业标准和职业认证的制定与推⼴,提⾼新职业序列的认可度和专业度。

第三,健全劳动⼒市场供求预测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这是实现⾼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综合考虑⼈⼜规模、增长速度、年龄结构等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对劳动⼒需求的动态变化,加强对劳动⼒市场的供求监测,保障劳动⼒供求的总量平衡。另⼀⽅⾯,加快建⽴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机制,构建多级政府协同合作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全⾯、精准、⾼效的就业服务。各级政府应明确⾃⾝职责,制定和推动就业政策实施,通过就业信息服务、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全⾯和及时的就业信息和服务⽀持。

第四,开展⾼质量充分就业调查统计和评价⼯作。加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质量充分就业数据统计队伍,建⽴覆盖所有⾏业和地区的⼈⼜就业信息系统,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利⽤“⼤数据+算法”进⾏数据分析,加强对就业质量、就业规模、就业结构、职业技能等⽅⾯的统计分析,及时把握就业趋势和动向。构建⾼质量充分就业评价体系,定期从稳定就业存量、扩⼤就业增量、优化就业结构、提升⼈⼒效能等维度进⾏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持⾼校毕业⽣、农民⼯等重点群体就业。把⾼校毕业⽣就业⼯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励青年投⾝重点领域、重点⾏业、城乡基层和中⼩微企业。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振兴,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推⼴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确保农民⼯接受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能培训。建⽴农民⼯就业服务中⼼,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规划等服务,切实提升农民⼯的就业竞争⼒和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