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舆论引导

《民生周刊》(陈建伟) 如何增加全社会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发布日期:2023-10-30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2023-10-26)

当前,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口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看来,要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稳定人口规模、不断提升全社会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多方努力

如何增加全社会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在陈建伟看来,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教育层面,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还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劳动力技能。在优化就业用工市场环境方面,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优化企业用工的政策环境,不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加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为企业创造良好用工环境。优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搭建劳资平等协商平台,充分考虑劳资双方的利益和呼声。优化劳动保护执法环境,严厉打击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消除各类用工歧视行为,使劳动者工作就业有保障。

此外,完善人口生育政策,维持合理适度的生育水平,对于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非常重要。

“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如提供生育津贴、医疗费补助、托育服务等,降低生育成本以鼓励适当生育。要优化育儿环境和设施,如提供孕期保健、儿童医疗、托育园所、儿童乐园等公共服务,创造良好育儿环境以减轻家庭育儿负担。要保障育龄妇女平等就业基本权益,建立生育友好型招聘和用工机制,保障已生育妇女的就业权益。”陈建伟说。

政策协同

事实上,我国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仍有诸多层面需加以完善。

如政策协同性上,陈建伟认为,各地区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出台前期论证阶段的跨部门信息沟通和政策衔接,在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论证阶段增加就业影响评估环节。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吸纳代表性市场主体和业内专家意见,深入分析经济形势和提前预判就业影响。

优化基层就业服务能力配置也尤为重要。“应对就业人口分化趋势,采取定编定岗、财政倾斜等措施,加强就业人口净增区基层就业服务队伍建设,并适当调整净减区资源配置。深入开展就业需求调研,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就业帮扶。继续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陈建伟表示。

还应完善规模性失业风险防控机制。陈建伟指出,应完善就业统计指标体系,扩充失业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结构性失业的预测。建立失业风险评估模型,提高省市县层面对局部区域失业的预警能力。制定重大失业应对预案,明确职责分工,做好资金保障和培训备案。健全应急资金准备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

保障权益

要实现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在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维护方面仍需完善。

目前,各地大力推进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制度建设,包括将灵活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社保体系等。但仍有法律空白,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制度规章,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规范用工平台管理方面,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不断涌现的新业态,对传统的用工监管带来了挑战。

“未来应当完善用工平台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新业态用工平台的管理主体、平台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完善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明确劳动报酬分配机制,保障合理工资收入;建立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表达诉求的权利。”陈建伟说。

目前,全国工会系统正在积极发展覆盖灵活就业者和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工会组织,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陈建伟表示,未来仍然需要发挥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独特作用。与此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的关注和认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他还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险覆盖,继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范围,探索实现多层次、可承接的社保制度,使其享有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

供需匹配

在人口发展新阶段,促进供需匹配、千方百计做好青年就业工作并非一蹴而就。

陈建伟坦言,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调整和优化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新经济领域技能培训,持续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力度,增强青年人员积极择业主动创业的意识。在校教育阶段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学校要主动搭建各类线上线下招聘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计划的学生提供场地、资金等创业支持。

此外,制定补贴和减税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多渠道招聘青年就业人员。例如,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标准的或超过单位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可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或税收减免。对安排高校毕业生实习的企业,提供实习补贴。

“各地要开展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做好青年就业人员的信息摸底和分类评估工作,对不同群体组织开展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陈建伟说,应对待业青年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服务;对失业青年开展职业评估和测评,制定个性化就业方案。

作者:陈建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员

附原文链接: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8363772/rmh38363772